媞的音韻方言

媞的音韻方言

中古音是中古漢語的音系,在漢語音韻史中佔有重要地位。對中古音的研究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。由於中古漢語的時期遠早於錄音設備的發明,而且漢字不是字母文字,無法較爲直接地反應語音,研究者們只能依靠留存的文獻和現今的語言重構中古漢語,中古音因爲有豐富的韻書、韻圖等資料,可以對其聲韻調清楚地劃分類別。隋朝陸法言編纂《切韵》,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,然而其原本早已佚失,直至1947年纔发掘了敦煌出土的《刊谬补缺切韵》(唐朝王仁煦著)殘卷,而《大宋重修廣韻》是宋初增訂《切韻》,因此中古音系主要基於這兩本書反映出《切韻》音系。 返回「媞」字

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調聲母韻母備註 隋唐擬音/王力系統ʑǐe 隋唐擬音/董同龢系統ʑje 隋唐擬音/周法高系統dʑiɪ 隋唐擬音/李方桂系統źjĕ 隋唐擬音/陳新雄系統ʑǐɛ 參考書目

丁邦新:《魏晉音韻研究》〈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六十五,1975年〉

王力:《漢字古今音表》(修訂本)〈北京:中華書局,1999年〉。李珍華、周長楫編撰

李方桂:《上古音研究》〈北京:商務印書館,1980年〉

余迺永:《新校互註宋本廣韻》(增訂本)〈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2000年〉

何大安:《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》〈臺北: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丁邦新先生指導,1981年〉

周祖謨校:《廣韻》(澤存堂本)〈臺北:藝文印書館,2002年版〉

周法高:《周法高上古音韻表》〈臺北:三民書局,1973年〉。張日昇、林潔明合編

陳彭年等:《校正宋本廣韻》〈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98年〉

董同龢:《漢語音韻學》〈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93年〉

Bernhard Karlgren,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(Stockholm: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, Bulletin No. 29, 1957). 中譯本:《漢文典》(修訂本)〈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97年〉

【加载评论 】

相关推荐

网吧收费标准解析:如何选择最划算的上网方式
删除 rsyslog自定义日志,导致的无法记录日志故障处理
【26会计考研】看清楚这九条再决定选择会计专硕还是学硕!
365网站取款不给怎么办

【26会计考研】看清楚这九条再决定选择会计专硕还是学硕!

📅 10-08 👁️ 4036
财政部 中央文明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民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银行 市场监管总局 体育总局 国家网信办 银保监会公告2018年第105号
Apple新品哪里买更划算?网友对比后建议直接冲京东
回顾:从爆红到“销声匿迹”,庞龙的错,不仅是因为“嘲笑”刘德华